歐元兌美元匯率近期持續下滑,甚至跌至20年來的最低點,本週一度觸及與美元1比1的價位。當歐元和美元達到平價時,意味著歐洲和美國的貨幣價值相等。從貨幣匯率的變動可以判斷經濟前景,然而歐元匯率一直在衰退,原本預期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過後,歐洲經濟將迎來反彈的預期正被衰退預測所取代。
造成歐元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分別是能源價格上升和創紀錄的通脹。歐洲比美國更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來維持工業運轉和發電,因此烏克蘭戰爭可能導致全球市場失去俄國石油的擔憂推高了油價。此外,俄羅斯一直在削減對歐洲聯盟(EU)的天然氣供應,歐盟領導人表示這是對俄羅斯面對制裁以及歐洲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報復。能源價格的上升推動了歐元區6月份的通脹率達到創紀錄的8.6%,使得雜貨到水電費等物價都變得更加昂貴。
上次歐元與美元平價是在2002年7月15日以來,歐元從未低於1美元的情況下,而現在歐元的價值低於1.01美元。歐元下跌的原因之一是許多分析師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預計將快速加息以應對創40年新高的通脹。
隨著美聯儲加息,計息投資的回報率也趨於上升。如果聯準會的加息幅度超過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更高的利率回報將吸引投資者將資金從歐元轉移到以美元計價的投資中。這些投資者將賣出歐元並購買美元以進行這些資產的交易,從而導致歐元下跌、美元上漲。
雖然歐洲央行已宣佈將在下週加息,並計劃於9月再次加息,但若經濟陷入衰退,可能會阻止歐洲央行進行一系列的加息行動。與此同時,美國經濟看起來更加強勁,這意味著聯準會可能會繼續實施收緊貨幣政策並擴大利率差距。
歐元的重挫對歐洲經濟和全球金融市場都帶來了重大影響,投資者和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匯率波動以及相關的風險和機遇。對於歐元區國家來說,積極應對通脹和能源供應問題,加強經濟結構調整和提升創新能力至關重要。